2024年12月26日,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办公室揭晓饮片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,600家生产企业凭借实力和策略脱颖而出。从本次集采的入围中选情况来看,中药饮片行业供应链体系将迎来重构。
集采结果分析
从首轮入围情况来看,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拥有中药饮片生产资质的企业超过2300家,而参与此次集采的企业数量达到1400余家。经过首轮综合评审的激烈角逐,仅有666家中药饮片企业获得二次竞价的入场券,这意味着有约53%的企业未能入围,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。
从综合评审指标来看,首轮入围企业的价格得分至关重要。在没有任何医疗机构认可的情况下,仅靠低价入围的企业不在少数,综合能力居中却无价格优势的企业几乎全军覆没,这在行业内引发了激烈讨论:是否存在恶意竞争、扰乱市场的行为?
笔者认为,部分企业可能对原材料价格走势判断失误、未合理计算间接成本,或对生产效率及成本控制过于乐观,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,报价低于成本。然而,也有部分实力雄厚的国资企业子公司,为了进入集采市场、抢占市场份额,不惜牺牲短期利润,以低价策略入围,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。
集采文件规定,二次竞价的中选规则包括:一是按最高有效申报价的80%,二是在同评审组最低价的1.2倍以内。二次竞价中,最高有效申报价下降20%后仍高于首轮依靠低价入围企业的报价,因此放弃报价的企业首轮报价可能存在扰乱市场的嫌疑。
从初步结果来看,600家拟中选企业绝大多数按照最高有效申报价的80%获得拟中选资格。由于部分首轮最低价企业放弃二次报价,通过同评审组最低价的1.2倍以内规则获得拟中选的企业品规寥寥无几。
据统计,有5家企业获得了84个品规的全部拟中选,6家企业获得83个品规拟中选,华润系与国药系企业也有多个品规拟中选。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也参与集采,且部分品规拟中选。
以上现象均表明,中药饮片行业将迎来一次产业重整。
行业供应链重构
笔者认为,本次集采落地后,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与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。
从上游供应链来看,根据竞价拟中选结果,中选企业的报价几乎接近成本价或处于战略性亏损,考验企业的稳定供应能力。为了避免后期因供应问题导致违约,生产企业与上游原料端的合作将重构。随着中选厂家集中度变化,原料供应商可选择的供货企业将减少,议价主动权被降低。这也迫使更多生产企业直接与种植基地签约,减少中间环节。
从下游供应链来看,参考化学药集采,医疗机构优先选择中标产品,原研药逐渐退出院内市场。未来医疗机构使用的中药饮片也将逐渐替换为集采中标饮片,医院原先采购的未中标饮片将逐步走向院外高端医馆或药房,由患者自费购买。
★★★ 结语 ★★★
随着中药饮片集采深入推进,行业站在新的历史节点,不仅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给供应链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期待政策制定者能够充分考虑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,制定更科学合理的配套政策,促进中药饮片行业健康发展。
欢迎光临 医药云端招商网 (http://www.bjsouyao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